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浏览文章公司新闻

在崛起的“云南路桥”

作者:admin    转贴自:本站原创   

辞旧迎新,万象更生。
    盘点 2005 年,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回眸“十五”,云南路桥人披荆斩棘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辉煌。
    2005 年,是公司实施“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公司全面实施“一个品牌、两个突破”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在省、厅、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友人的大力支持关怀下,在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领导下,全体员工共同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共完成产值 16.2 亿元,实现利税 2.32 亿元,为企业的“十五”规划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公司今后上市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五”期间,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产值 49.53 亿元,实现利税 3.89 亿元。这些骄人的数据,令人欣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改革:顺利实行战略转移

    回顾公司过去十几年,特别是“十五”时期,云南路桥人发现,他们走过的路极不平坦,充满了艰难曲折,尤其是经历了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

    1994 年,云南路桥公司领导班子从企业实际出发,提出了行*管理工作方面的 16 条基本框架,提出了“以昆明为中心、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走出国门”的企业发展战略。当时,提出这个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智慧。班子成员意见不统一,有的班子成员“等、靠、要”思想严重,仅满足于一年完成几千万元产值。管理层年龄老化,员工素质不够高,员工普遍无住房,福利待遇低,困居难破,人心不稳。出路在哪里?唯有痛下决心坚持改革。
   
公司针对班子成员意见不统一、改革阻力大的实际,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办法:聘请一个高层次的专家组为企业诊“病”把“脉”;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让所有的改革措施首先获得广大职工的理解、支持,形成了“由下而上促改革”的格局。

    在职代会决议的支持下,几十年一贯的“铁”工资改为“三岗八级、看岗位贡献”的“活”工资;机关“瘦身”,行*人员从原来的 215 人锐减为 95 人;项目法管理施工办法顺利出台;让年轻人脱颖而出的人才选拔新机制不断建立完善;与省委*校、云南大学合办的大专班、本科班如期开学……

    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历来被称为改革的“瓶颈”和“深水区”。云南路桥公司在进行全面改革中,重点突破了这两道藩篱。

    在劳动、用工方面,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制,干部队伍实现了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这项改革废止了老国有企业论资排辈的人事制度。

    分配制度方面,实行新的以岗定薪、按劳取酬、岗变薪变的工资分配方式,彻底打破了“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员工收入与其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挂钩,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良好激励机制。许多青年员工的月收入,从最初的几百元增加到现在的 2000 多元。

    在体制改革方面,经过近 3 年的运行,公司的股权结构几经变动更趋合理,股东由股份公司设立之初的 11 个减少到现在的 7 个,现在的第一大股东为云南国运教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这是职工自己的公司,全部由职工股构成,真正体现了改革使广大职工受益的初衷。 一系列改革,使公司的管理更趋规范,使全体职工对公司发展充满信心。

版权所有: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昆明宝海路185号  滇ICP备11003942号
Tel:0871-67168668  | Email:ynlq@ynlq.com.cn | design:Bybei
脱库吧tuoku8git地址2048核基地多发页加密链接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一二三四区链接链接链接链接